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1种具有气流阻塞特点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1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人群病发率已高达9%~10%。从中医角度讲,有寒湿或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得慢阻肺。所谓寒湿即人贪凉以后又缺少运动,造成寒湿内蕴。而痰湿则是由于白领久坐不动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减弱而至。
慢阻肺常被称为冬病。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感冒等。中医认为这些疾病夏治效果较好,冬病夏治慢阻肺可提高治愈率,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这是由于疾病的产生随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而不同,其医治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夏季阳气正盛,冬病的积寒最易被赶出体外,容易根治。冬病夏治的目的就是要到达不病发或少病发。
《素问·4气调神大论》说:“夏3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说,夏天有其养生之道,应顺应天时,否则,冬季可能会得病。人体阳气在冬季要闭藏,要减弱,就像生的火炉子到了夜晚要封火。所以人的阳气在冬季是最弱的,而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伏痰也属阴邪,再加上冬季环境是寒冰1片,内外交困,病邪就容易发作或加重,冬病夏治慢阻肺可提高治愈率。但是到了盛夏之际,人体阳气会到达1年中的高点,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阳气正盛,这时候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冬病夏治慢阻肺可提高治愈率,最易被驱逐出来。
中医认为,寒湿和痰湿体质的人易得慢阻肺。祝勇解释说,痰湿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前者表现为痰多、痰稠,后者表现为人体困顿、乏力、精神不振或大便淡薄不成形。引发慢阻肺的缘由有4方面:1是吸烟,其为重要病发因素;2是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资;3是空气污染;4是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病发和加重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说法,认为在夏季病情减缓时要从根本上治疗这类疾病,从而到达使疾病到了冬季不发、少发或轻发的目的。慢阻肺这类呼吸道疾病有其共同特点:1是反复发作;1是冬重夏轻。此类疾病之所以易于冬季发作或加重,是由于患者体内有伏痰这个病根。比如哮喘之所以反复发作,就是由于伏痰的存在。现代医学已揭露出了这类病根的本质,就是慢性的气道炎症。由于这类炎症的存在,使得哮喘患者在天气变化或接触过敏原时易发喘憋。“痰”在中医理论中作为阴邪,只能用温化的方法,《伤寒论》中就特别说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像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以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均有伏痰,因此应当用温药进行医治。从体质方面看,寒湿体质可以通过贴敷冬病夏治3伏贴进行预防医治。
另外,对患慢阻肺的患者,除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用呼吸功能训练仪或做呼吸功能训练操进行防治,平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感冒、不吸烟、避免接触粉尘物质、雾霾天戴口罩、适当锻炼、避免辛辣之物、规律起居等,冬病夏治慢阻肺可提高治愈率。
相关新闻
上一页:慢阻肺的治愈率有多高
下一页:儿童慢阻肺中医能治好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