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慢阻肺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随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而至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虽然慢阻肺直接累及肺,但也可引发显著的全身效应。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干。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和(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应斟酌慢阻肺。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存在,但不是所有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都会发展为慢阻肺。要明确诊断慢阻肺,则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慢阻肺病死率高;伴随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但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损伤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和其他器官;是1个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程和对药物的医治反应等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慢阻肺的病发因素很多,迄今尚有许多因素不够明了,有待进1步研究。最近几年来,科研人员认为,慢阻肺病发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现在认为比较明确的个体易感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少,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吸烟,另外还包括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资(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等)。在我国农村,慢阻肺的危险因素还与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燃料产生的烟尘有关。
目前,公认吸烟为慢阻肺的重要病发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得病率也越高。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得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有人统计,逐日吸烟40支以上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得病率高达75.3%。
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资,其中主要有焦油、1氧化碳、1氧化氮、氰氢酸、丙烯醛和尼古丁6种。这些物资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产生障碍,下降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容易致使病菌侵入引发感染;能引发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还能引发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细胞增多、肥大,分泌粘液多余。吸烟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数较非吸烟者为多。另外,被动吸烟也可能致使呼吸道症状和慢阻肺的产生。
相关新闻
上一页:慢阻肺是什么?
下一页:慢性慢阻肺的预防措施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