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慢阻肺患者愈来愈多,特别是到了冬季,很多医院呼吸科门诊都爆满。专家表示,在目前的慢阻肺防治中,最少存在着6大认识误区。
误区1:有人1辈子吸烟,身体照样很健康
大多数烟民不会有戒烟的意识,也不会心识自己会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但事实上,研究已表明,吸烟率延续上升是慢阻肺病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缘由。吸烟初期可能无任何症状,但久而久之,必将致使支气管阻塞和肺脏结构破坏。“因此,不要用少数人的情况代表全部,而要相信大样本的研究根据。”
误区2:慢阻肺初期危害不大不用管
很多人认为,慢阻肺的初期不过是“咳嗽”,对身体没有甚么大影响,因此根本不用管。等到真正严重时,再用药也不迟。对此,专家介绍,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初期症状的确不太明显,很多患者咳嗽、咳痰多年,看上去对生活和工作的确影响不大。
但是,慢阻肺致使的肺功能消退是不可逆的。初期医治能够有效禁止病情进展,不但少花钱,而且效果好。防治慢阻肺,患者1定要有尽早救治的意识。也有患者认为,慢阻肺是没法根治的,即便用药效果也不大。事实并不是如此。坚持用药,近期效果是可以使症状减轻1些,活动能力稍大1些;远期的效果是急性发作频率减少,肺功能衰减少1些,共得病少1些或容易控制1些。
误区3:平时不用坚持用药,发作了才去医院
很多慢阻肺患者的允从性很差,平时症状不明显时,他们常常不按医嘱服药,1定要等发作了才去医院用药。其实,得了慢阻肺后,气道病变是长时间存在的,肺功能会加速消退只有在减缓期也充足、规律地用药,才能减慢肺功能衰退速度,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因此,慢阻肺应当每天都坚持用药。还有的患者误以为,慢阻肺发作时,用药也要留有余地,1定要把好药留在最后用,以避免病情严重时没药可用。这也是1个误区。
误区4:救治复诊1定要选择大医院名专家
跟有些患者对慢阻肺初期症状的“怠慢”相比,有些患者又“过分重视”。比如,有的患者已被确诊为慢阻肺,但即便是在平缓期,每次开药都要去大医院找专家。结果,不但等待时间长,也使得病情严重或使复杂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
其实,患者并不是每次救治都要到大医院,除病情严重复杂的患者,大部份慢阻肺患者在大医院肯定诊断医治方案后,在经过3甲医院培训的社区医生那里开药便可。慢阻肺已有标准的医治指南,大医院对社区医生进行教育培训后,社区医生都能掌握1般的医治方法。这既能够帮助大医院构成长时间跟踪回访机制,又能解决患者在大医院挂号、排队、拿药等流程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误区5:宁愿服用口服药,不愿使用吸入药
在很多慢阻肺患者看来,服用口服药更方便,使用吸入药太麻烦,因此更多的人愿意服用口服药。专家认为,这完全是1个误区,乃至1些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存在这样的毛病认识。
其实,相比口服药,吸入药可以取得更高浓度,能够迅速到达肺部,起效迅速,同时,吸入药所需药物剂量较小,比如口服药需要8毫克,吸入药只需0.2毫克。也就是说,吸入药的用药量只是口服药的1/40,但效果却更好,而且全身的不良反应也更轻。另外,吸入药比口服药更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误区6:患者本已气力不足,不宜进行活动
很多慢阻肺患者认为,自己本来就已呼吸困难、气力不足,如果再运动,更会加重呼吸困难。其实,患者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促进体能,而体能1增加,气促就会减轻。他说,目前慢阻肺的医治模式主要是药物医治和非药物医治。药物医治必须依照规范的流程,在专业医生的指点下进行。
相关新闻
上一页: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下一页:什么原因造成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
相关问答